第200章 益元助蒋、阳明转输 (第2/2页)
是以这两户人家,较之重明宗辖内其余势力,却要令得康大掌门放心不少,叶正文区区真修,说话却也方便十分,总不消顾忌难能服众之事。
加之还有蒋青在此驻守,由已晋为二阶中品阵师的魏古,领着一众阵师将本就未损多少的鬼剑门大阵修复完全。
除非是宗内高阶修士早就捉襟见肘的云泽巫尊殿再派二三位金丹过来,不然要拿下重明宗这转运之所,却是件殊为艰难之事。
叶正文与纪、康二人问过一阵近来外间有无异样,得了二人笃定回复过后,这才安心。
今日率众看守府库的弟子,是为孙福门下的朱云生。其固然资历颇深,可毕竟资质、师承却都算不得好。
是多亏有康荣泉念着同属一系的这份情谊,这才在数年前勉强筑成道基。
按常理计,这类无望道途的弟子,向来不被许多高门大派所喜,在重明宗内反还能得些看重。
盖因这宗门到底才得兴复,资质上佳的弟子是要着重栽培、资质一般的弟子却也能分得些实惠庶务,多少挣些资粮、好做贴补,不至于被上等资质弟子落下太久。
“弟子拜见叶师伯,”
叶正文也无暇与朱云生做了寒暄,只是又轻声问道:“嗯,近来重明商盟那里,是来了哪些灵材?”
后者抄起玉简来认真答道:“回师伯,前番贺家主来,飞舟上卸了茶色谷两万石、辟谷丹三千瓶、生血丸千五百瓶、回灵丹千瓶、射星弩八百余架;
一阶各品金鼓旗号各五百余副、一阶各品甲胄一千、一阶各品矛、戈、殳、槊、棒一千、一阶各品、各式符箓十万张、其余收缴各色杂兵无算.”
叶正文眉头微微蹙起:“只这些东西?确与前番所要差了许多。且单子上所列二阶物什怎么还未上来?前头损坏、缴获的那些甲械,若只靠着随营那些百艺之人修补、维护,哪里能用得多久?
云泽巫尊殿在霍州的山门经营多年、却不是这鬼剑门能比。前方大军昨日都已传信过来,是言进展不顺、那劳什子万血幽泽阵都已吞了宗内好些弟子性命,
现下又闻司州红粉观主任无法遭黄米以三阶铜尸所伤、直令得千佛林舍心伽师也噤若寒蝉、不敢轻动。
这两家人遭吓破了胆,未必还敢继续拖着云泽巫尊殿,如若黄米带人回转,那掌门又该如何?他袁晋在云角州怎么做的事情?!!”
朱云生说是任着值守差遣,实则不过只是个点数的,兼之叶正文这诘问又牵扯袁晋、他哪来胆子能应?!
见得朱云生被喝得缩了脖颈,叶正文也才消了怒气、反应过来方才诘问前者却是不该。
只是叶正文自裴奕身殁过后,便又兼了许久的教习弟子之责。是待得野瑶玲、韩寻道等一众弟子长成过后,才能脱手。
是以其之地位,于朱云生这等资历的重明弟子而言,却是不言而喻。
也即是说,便算叶正文要婉转表些歉意,朱云生却也无有胆子来受,于是前者便就只又问道:“贺老弟人呢?”
朱云生登时答道:“贺家主刚才便来问过弟子,是言待得师伯在货物上头落了亲签过后,便就要转回云角州去。”
“你好生去请过来,”
“是,弟子这便去,”
“嗯,客气着些,莫要倨傲半点,”
“弟子不敢,”
待得贺德工上来时候,见得叶正文面色不好,却就已晓得了是为何事。不待后者发问,贺德工便就笑声言道:“叶老哥是为此番货物未曾齐备而恼?”
叶正文看过其一眼,淡声发问:“老弟也晓得?”
“大抵能猜到罢了,”贺德工老眼里头闪过一丝疲惫之色,叹过一声,方才言道:
“老哥请恕我直言,这场仗打得太久了,实是征不得太多物什上来了,袁老哥也是费尽心思,方才筹得这许多物什。”
叶正文听后面色不悦、语气中跟着蕴起怒意:“我未听错?贺老弟,这也能算得多不成?”
孰料贺德工听得叶正文之反馈,却是镇定自若,轻声答道:“叶老哥可晓得现下山南五州之地、黄陂道大部及山北道全境都在枕戈待旦?!
丹药、符箓、法器、阵盘、灵植、灵具、傀儡.哪样不紧俏?便连颍州费家入驻云角州过后都在大肆收购,我们又能够抢得多少?”
贺德工这番发言令得叶正文一时语塞,后者直到安静了几息过后、方才又自喃一阵:“.事情居然都已到了如此地步了么?”
见得叶正文终于变了脸色,实则在为袁晋转圜的贺德工却是又出声言道:“好叫老哥知晓,现下之所以能凑得这许多,除了康老哥独具慧眼还要多亏上宗予辖内修士教授百艺的栽培之恩。
为报此恩,云角州辖内二百三十具器鼎、九十六台丹炉都是人歇火不歇,恨不得将丹师、器师都推进去几个,这才勉强凑得这许多回来,实是算不得少了。”
其实如贺德工所言的,又哪里才止云角州辖内的修仙门户是这般模样。
而今西南三道数十州府,却少有人家不是在为其所效宗门勠力同心、负重前行。便算缴纳出最后一颗碎灵子的,也比比皆是。更有许多地方,却要比云角州还要艰苦许多。
其主家漫说法器、灵符,便连法衣都难配齐于所辖修士,更不提过后还有什么阵法编练。也不知这类队伍若上了重明宗弟子们经历过的这些战场,又哪里还剩得几条人命?!
叶正文总算了解清楚了云角州内境况,不过前头却也十分缺资粮,不可不送。于是他便告予贺德工要其记下:
“袁师弟那里还有乡兵可征,过往所发其甲叶、兵器,固然弗如军品远矣,但也可以稍稍一解燃眉之急,劳贺老弟回云之后,与袁师弟言述清楚。”
“叶老哥放心,老弟定不负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