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真人交锋 (第1/2页)
————寒鸦山
康大爷与蒋三爷二人给重明宗带来的这场热闹并未影响到周宜修太多,这位灵植长老即便是在重明宗最门庭若市的时候,也照旧安心驻在寒鸦山各处灵地的田间地头里头忙个不休,跟往常里头并无太大区别。
就连善功堂内张挂得最多的,照旧也还是这老修颁布的灵植差遣。
不过常人却是难如他这般平静自然,寒鸦山各家之中,除了几家筑基门户之外,都难够得上小环山的门槛,是以这殷勤拜访便有不少投到了周宜修这处地方。
不过周宜修这年岁虽大了,但是心窍却还通透。
依着从前康大掌门的教导,礼是照单全收、承诺是一单不许。勿论是灵石珍物,还是美姬宠妾,尽都交付了一大笔出去,各家主事纵然不忿,却也不敢在这在重明掌门面前都有面子的老修面前置喙半句,便算委屈十分,亦只得捏着鼻子认下。
毕竟退一万步讲,周宜修便算不提他“周四”这重显赫身份,只是新晋为二阶稼师的这一名头,亦需得寒鸦山各家好生伺候。
毕竟这左近大多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小门小户,哪有求不到周长老的时候。不过这老修本事虽然不差,但比起重明宗其他几位长老而言,确是算不得个大方性子。
除了重明宗弟子求教的活路之外,其余人寻上来,价钱都是一分不能少的。
也不晓得是不是确如旁人所传,是因了这老修没几天活头了,这才挖空心思,想给几个徒弟留下些资粮。
周宜修卯时即出,足在炙阳阵法中忙到了未时将至,方才扛着灵锄返身而回,几个从赤璋卫中拣选出来的精锐便就赶过来随扈。
赤璋卫是袁晋在康大掌门胜过福能之后,方才趁热打铁在重明宗辖下募成的一军。
待遇纵然算不得高,但袁晋连饼也不画的境况之下,照旧在稍显严苛的条件之下,就募得了百五十人。
其中大部皆是练气后期修为,暂由明珲这位康大掌门的姻亲长辈充任统领,另有几名筑基几乎是自带干粮,充作佰将。
周宜修见得几人过后心生一叹,他常年躬耕,称得上是个朴素性子,是以内里对这堂堂浪费之举并不满意,却还是未说什么。毕竟若他这甲丑兵寨实际的署理之人在寒鸦山中生出些意外,不晓得有多少人家要战战兢兢,亦不晓得重明宗要花多少人力物力过来搜山检海。
过来随扈的几名赤璋卫中领头的佰将是个大耳中年,手腕上缠着数个蛇纹手镯,看上去有些干练之气。
不过这大耳修士在脸上阿谀之色的动作显然并不熟练,便连说话语气里头谄媚也有些扭捏不清:“周长老,咱们下午时候去何处?”
比起这大耳修士的扭捏做作,周宜修反是泰然自若,只颔首淡声应道:“老夫需得先去野狐山看过一阵,看看荣泉做事,有无欠妥之处。”
听得周宜修此话过后,大耳修士语气中的谀色亦变得真诚了许多,便连脸上的媚笑,也有了些淳朴自然的味道:“名师出高徒,周长老稼师本事如此出众,康长老定也不差许多。”
周宜修淡笑不应,兀自扛着灵锄朝前走去,大耳修士忙施眼色,不多时,一个赤璋卫便就驾着艘装饰华贵的二阶飞舟而来。
周宜修面上带笑,客气一番:“阳佰将这是何必,老夫怎好次次用你私产出行?你从甲丑兵寨领的这些年俸里头,可未含有飞舟灵石损耗这一项。”
“长老简朴惯了,自有材茂行絜之气。但阳某寸功未立,便得上宗信重,拨于灵地安身立命。若不聊表孝心,岂不连跪乳羊羔、反哺乌鸦都是不如?”
阳珣这话头不晓得已经演练了多久才在此时寻得机会说出来,对比之前,倒是显得自然不少。语中透着几分真挚抓耳,但周宜修却只淡笑一阵,便就兀自登上飞舟。
这老修面上无有太多表情,心头却对这阳珣好感又减一分,只道:“虹山阳家这家主心机颇深,比起他家那个二家主而言,倒是更难应付。也不晓得二师兄将他募进赤璋卫中效力,将来是好事还是坏事?”
众修行到一半,便就见得前头迎面也过来了一舟。上头一个锦袍修士似是认出来了站在船艄的周宜修,将飞舟顿在原地,过来相拜。
“苦峰马家马彦松,见过上宗周长老。”
“马家主客气,你我两家本属同盟,何分上下?”周宜修客气拱手,阳珣见了马彦松心头不爽,却还是祭出令牌,开了灵舟禁制。
马彦松也是登得阳珣飞舟过后,方才见得这阳家主也在此处。若不是顾及周宜修当面,这马家主的脸色都险些垮了下来。
周宜修心头对这两家龃龉自是了然,马家求爷爷告奶奶才从重明宗内购得了苦峰这一处二阶下品灵脉,毗邻阳家而居。
马家变卖家产从长县举家迁来,比起才立族不过两轮的虹山阳家兄弟而言,确是富庶了许多。偏马家家中现又无有筑基坐镇,自是要遭人相欺的。
不过马家还在重明盟中有一席位置,虹山阳家自要顾忌许多。即便是斗了这般久,亦不过只是沾了点不值钱的便宜罢了,只是两家这关系却因此恶得厉害。
这等小打小闹,重明宗自不会管。恰恰相反,若是寒鸦山各家尽都沆瀣一气,反还要令得康大掌门与一众师弟难睡着觉。
似如今这般斗而不破、良性竞争,才是他们尽都乐得见到的境况。
两家主明明交恶许久了,反还要在周宜修这老修面前摆出一片和气的模样,也是辛苦。周宜修还要赶路,不想与他二人虚与委蛇太久,便就开口问道:“马家主这是要往何处去?”
马彦松似是在专等着周宜修发问,旋即一乐,淡笑应道:“回长老话,贺德工前辈近来有笔买卖做得颇大,是以便发帖相邀各家合力去做,彦松正是要带上族中得力子弟前往洪县一趟。
正好葱山杜家与麻朵岭莫家二位家主也相托了彦松,要彦松将他们新募得的散修与凡人带来寒鸦山中开荒。这一行却也顺路,可以方便带回,也省得过后专程再走一趟。”
马彦松话音方落,周宜修面上果然生出了些亲近之色,阳珣面色难看地掩饰不住,看着马彦松那得意洋洋的模样便就不爽,忍不住小声啐过一口:“直娘贼。”
心头更是腹诽言道:“谁不晓得洪县贺家是重明宗的姻亲,葱山杜家与麻朵岭莫家皆是重明宗外门弟子告老过后开创的家族。
这马家子倒是甚会钻营,怎么说苦峰马家前些年也是筑基门户,怎能这般下贱,甘受其余三家练气家族随意驱使?”
马彦松在周宜修面前加了分,登舟拜访的目的便就已经达成。他也不顾阳珣那面色已经黑如猪肝,只是朝着周宜修拜了又拜,便就落回了马家飞舟之上。
周宜修自马彦松下舟过后,便就盘坐合目养神,阳珣不好搭话,也只好重布法阵过后,亲操舟舵,以缓解心中郁郁。
怎料停舟过后,待送得周宜修到了野狐山外,后者便顾首开腔:
“阳佰将,宗门重地不好招待,阳佰将还是先行回去执勤。而今赤璋卫草创不久,明家舅父一人确是难得操持,还是需得阳佰将多多助拳才是。”
阳珣面色大变,口中支吾一阵,还未及开口言些什么,便就见得周宜修甩下各位赤甲健卒迈步朝护山大阵走去。
他作为立家之主,又怎会是笨人?自晓得因了马彦松适才当众表了忠心,周宜修的态度也已扭转。
苦心寻觅了许多路子,这才得来了一个攀附重明宗长老的大好机会,却被人家三言两语败个干净,阳珣心头自是不忿。
怎么说也是费尽辛苦方才筑成道基的真修,想想自己这月余时间内鞍前马后的殷勤辛苦,到最后却被一个小小练气弃如敝履、如此拿捏!
阳珣不由得怒从心起,可刚要动作,重明宗一个个筑基便就像走马灯似的在其脑海中闪过,将他压得脊梁一弯、胆气尽散。
哽在咽喉的污言秽语强吐到肚中,最后只化作一句“恭送长老”从阳珣牙缝渗出。直等到周宜修的背影从眼前消失,阳珣那目光才敢转作阴鸷。
“此路不通便就另寻他路,重明宗这艘船,怎么也得搭上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