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有些人坐不住了 (第2/2页)
漫天的黄沙中,鞑靼骑兵喊杀声震天。
城墙上,守军严阵以待。
一身戎装的楚世昭拔剑出鞘。
“擂鼓!”
他一声令下,沉闷的鼓声旋即响彻天地。
与此同时,下方的鞑靼骑兵已经率先发动了进攻,他们弯弓搭箭,密集的箭雨如同飞蝗般射向城墙。
守军士兵纷纷举盾格挡。
“放箭!”
楚世昭一声令下,躲在盾牌后的守军弓箭手得令后立刻展开反击。
一时间,城墙内外,箭如雨下,喊杀声震天。
鞑靼骑兵的攻势一波接着一波。
守军士兵浴血奋战,拼死抵抗。
然而,鞑靼人的数量实在太多,守军渐渐感到力不从心。
“殿下,”
恒奕焦急地喊道,“鞑靼人太多了,我们快要顶不住了!”
楚世昭果断下令:“让重装骑兵出击!”
“可是殿下,”
恒奕担忧地说道,“重装骑兵还未完全训练好……”
“现在顾不了那么多了!”
楚世昭一脸凝重的沉声开口。
“是!”
城门缓缓打开,一支身着重甲的骑兵队伍如同钢铁洪流般冲了出来。
为首的,正是楚世昭!
重装骑兵的出现,顿时扭转了战局。
他们如同尖刀般插入敌阵,所向披靡。
厚重的铠甲让他们无惧敌人的箭矢,锋利的长矛轻易地刺穿敌人的身体。
鞑靼骑兵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了个措手不及,阵型大乱。
楚世昭身先士卒,始终冲在最前沿。
“杀!”
他高声怒吼。
重装骑兵在他的带领下。
鞑靼骑兵节节败退,最终溃不成军。
楚世昭率领重装骑兵一路追击,斩杀无数敌军。
眼看着胜利在望,突然,一支冷箭从侧面射来,正中楚世昭的肩膀。
他闷哼一声,身体晃了晃,险些从马上摔下来。
“殿下!”
恒奕见状大惊失色,连忙上前护住楚世昭。
“我没事……”
楚世昭咬紧牙关,“继续追击!”
或许楚世昭先前的动作太大了。
他刚说完,鲜血便顺着箭杆流淌出来。
恒奕见状急得直跺脚。
“殿下,您的伤……”
“闭嘴!”
楚世昭厉声打断:“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他死死盯着前方溃逃的鞑靼骑兵,眼中闪烁着凌厉的光芒。
士兵们看到主帅如此英勇,士气大振,挥舞着长矛奋力冲杀。
重装骑兵如同一把锋利的尖刀,狠狠插入敌军阵中。
鞑靼人的轻骑在这支钢铁洪流面前不堪一击,纷纷抱头鼠窜。
直到将敌军彻底赶出边境,楚世昭才勒住战马。
只是,此刻的他早已因为失血过多,脸色苍白如纸。
“快,请军医!”
回到军营后,恒奕第一时间便扶着楚世昭回到行营。
军医赶来检查伤势,脸色顿时大变:“殿下,箭头上有毒!”
“什么?”
恒奕惊呼。
楚世昭却只是皱了皱眉:“毒性如何?”
“虽然不致命,但需要长期调养。”
军医小心翼翼地说道。
楚世昭点点头,吩咐道:“先处理伤口。”
说完便闭目养神,任由军医施为。
恒奕在一旁急得直转圈:“这箭来得蹊跷,一定有人暗中使坏!”
楚世昭睁开眼,目光深邃:“先不要声张。”
“如今边关刚定,接下来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我中毒的事情,绝对不能传出去。”
……
回到城中,他立刻开始安排善后事宜。
一面派人修缮城墙,一面安抚流离失所的百姓。
尽管伤势未愈,他依然坚持亲自巡视,不敢有丝毫懈怠。
与此同时,京城深宫中的萧贵妃却正在暗自庆幸。
“什么。楚世昭受伤了?”
她故作惊讶地问道。
“是的,听说是在追击敌军时中了冷箭。”
太监低声回答。
萧贵妃掩唇轻笑:“这倒是个好机会。”
她招手示意太监靠近,“你去找几个可靠的人,想办法潜入边关……”
太监会意地点头:“娘娘放心,老奴明白该怎么做。”
就在萧贵妃密谋之际,楚世昭也察觉到了不对劲。
这几日他发现身边有些人行迹可疑,似乎在暗中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恒奕。”
他低声唤道。
“殿下。”
“你去查一查,最近有没有可疑的人混入军中。”
恒奕领命而去。
几天后,他带来了一个惊人的发现。
“殿下,发现几个士兵与京城有密切往来,他们经常半夜偷偷写信……”
楚世昭眯起眼睛:“看来有人坐不住了。”
“要不要立刻抓人?”
“不急。”
楚世昭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先让他们蹦跶几天。”
几天后,楚世昭不动声色地将那几个可疑的士兵召集起来,当着众人的面揭露了他们的阴谋。
“你们几个,可知罪?”
楚世昭的声音冰冷,如同寒冬的北风。
士兵们吓得魂飞魄散,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求饶:“殿下饶命!小的们也是一时糊涂!”
“糊涂?”
楚世昭冷笑,“通敌卖国,也是糊涂?”
其中一个士兵哭丧着脸说道:“殿下,小的上有老下有小,都是被逼无奈啊!”
“京城里有人许诺,只要我们……”
“只要你们什么?”
楚世昭步步紧逼。
士兵不敢再说下去,只是拼命磕头,额头都磕破了,鲜血直流。
楚世昭看着他们,眼中闪过一丝厌恶,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他知道,这些人只是棋子,真正的幕后黑手还在京城。
“念在你们初犯,本王可以给你们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楚世昭语气缓和了一些,“将功赎罪,或许还能保住性命。”
士兵们闻言,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叩谢:“多谢殿下!多谢殿下!”
楚世昭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退下。
随后,他召集全军将士,将此事公之于众,并严厉警告:“任何人胆敢通敌叛国,决不轻饶!”
这一举动,不仅稳定了军心,也让士兵们更加敬畏和忠诚于楚世昭。
处理完内部隐患后,楚世昭开始着手边关的重建工作。
他带领士兵和百姓一起修复城墙,开垦农田,恢复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