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 夜夺机场1 (第2/2页)
‘龙脊-I’型外骨骼的列装,让这帮火种突击队的战士,武德充沛到了极点!
单论火力,一个小队就能比得上普通陆军部队一个排!
这支如同从科幻战场走出的杀戮小队,正是隶属于火种突击队二大队第一中队的侦察小队。
就在半个小时前,搭载他们整个中队的十五架直升机,经过近两小时的全速突进,已悄然降落在十公里外一处废弃物流园内。
而现在他们之所以出现在这里,主要就是为了下一步的武装夺取刺探情报。
作为特种部队,过硬的军事素质只是基础门槛,真正决定生死与胜负的,是情报!
这也正是小国难以孕育顶尖特种部队的根本症结——缺乏强大国家机器支撑的、覆盖全域的战略与战术情报网络。
大国特种部队行动时,情报优势如同开启了“全图透视”,敌情、地形、布防尽在掌握。
在这种降维打击面前,小国特种部队纵使单兵素质再强,也根本无法抗衡。
所有正是因为明白这个道理,二大队第一中队的队长,才会在局势完全不明的情况下,选择慢下来,先派小队侦察情况。
毕竟按照往常情况,机场这类地方,是最容易聚集地幸存者、和不明生物族群的。
火种突击队虽然精锐,但也只是血肉之躯,盲目突进的结果只会让行动变成‘八字比拼’..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二大队第一中队队长的决策,显然是做对了——陇南机场真有幸存者,规模不小的同时,还有一定的军事素养!
....
嗡——
很快,随着一声几不可闻的蜂鸣响起,一架小型多旋翼侦察无人机如同幽灵般从浓雾笼罩的灌木丛中升起,迅速没入灰暗的夜空。
在火种突击队战士熟练的操控下,它灵巧地绕过稀疏的树冠,朝着“铁翼城”的方向疾速掠去,高度迅速攀升。
而与此同时,十公里外的物流园内,火种突击队二大队第一中队队长手中的军用便携终端屏幕骤然亮起,与无人机实时同步的俯瞰画面清晰呈现。
当该小型军用侦察无人机越过围墙进入聚集地的刹那,整个陇南机场的内部布局如同一位燃烧的少妇,毫无保留的、赤裸的呈现在热成像与微光夜视的融合视角下:
由机场主跑道改造而成的田垄上,铺着防寒的草席,在红外画面里泛着浅灰,只有靠近蓄水池的地方有个移动的红点。
大概率是守夜人在检查水管,手里的电筒像颗昏黄的星,光刻意只照亮脚边半米。
巨大的航站楼裹着一层灰暗的雾气,在木板与钢板的密封下,只漏出三两点灯火,稀得像快被吹灭的烛。
其中一盏在二层角落,隐约能看见有人影在窗边晃动——应该是哨位,步枪的轮廓在微光里成了条黑带。
三座机库都沉在阴影里,库顶的太阳能板蒙着雾,活像发潮的铁皮,中间库门口的哨兵恰好在换岗,新上岗的人正跺脚取暖,红外镜头里,他的靴底泛着刚活动开的热。
巡逻队的红外轨迹在画面里成了两道移动的红带,沿着围墙内侧走,经过火力点时,还会作短暂停留,似乎是在传递安全信号...
pS:讲下说水的问题噢...
其实已经讲过很多遍了,怎么说呢,不是作者主观的故意水什么...
最主要的,作者也无力改变,文风就像长相一样,读者老爷们就是长成了帅比,这怎么弄?根本没法弄...
我也愿意听从大家的意见,也尝试改变过,但奈何改变的结果就是键盘都不知道怎么敲了..
更何况我相信能看到这里的很大一部分读者,应该都是被这种文风所吸引,毕竟这种风格是一以贯之的,不是突然才这样的。
作为作者,写作本质上就是服务读者,所以我并不会试图教大家怎么看小说,但我深刻理解大家追更的痛苦,换成我是读者,我恐怕也想寄刀片,确实很难受。
所以个人真心建议,心急的读者可以囤一囤,我不会跟大家要追读,大家也别压力我┭┮﹏┭┮呜呜~
话说貌似同类型的也出了好多,大家可以平替下,就当换换脑子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