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书库 > 上命昭唐 > 第206章 天子岂无种邪

第206章 天子岂无种邪

第206章 天子岂无种邪 (第2/2页)

……
  
  涿鹿。
  
  外舅最近难得顺利,在幽州军的纵容下,轻松拿下武州(今河北张家口市),于十月二十七进抵新州。守军没怎么抵抗,还问李克用肯出多少钱。钱到位,便保他做节度使。换别人的话,已经上任了。但外舅囊中羞涩,听说要一百万缗赏钱,断然拒绝。
  
  一百万……他忙活一整年还倒欠圣人三十万缗!
  
  但不重要,打下幽州就好过了。
  
  为此,外舅办了个小宴,和文武们高高兴兴地庆祝了一番。
  
  这几年,真是撞了鬼!
  
  打了这么多年,就得了个昭义,额,还有大同军。两镇,不少了。而且潞州、邢洺磁、大同,经济人口基础好。恼火的是职位有限,不够分。
  
  李存孝没跑的时候,就整天寻思,为啥他战功第一,却半个节度使捞不到?
  
  李嗣源、郭简(郭威之父)这些优秀的少壮派军官更惨。
  
  李嗣源鞍前马后十年,没排到任何职务。李克用心有愧疚,专设一个马军都,拜为兵马使。唔,实际上属于都将。横冲都编制不满千,算什么兵马使?
  
  而相比之下,那些陪嫁的堪称鸡犬升天。
  
  扎猪,录籍太后(圣人生母)家族,过继给圣人被杨复恭害死的舅舅王瑰续香火,得名王柱。爵云中子,官又升了,中大夫,从四品下的文散官。
  
  兼中郎将,领蕃军司总管,还娶了宗室县主。
  
  让人非常眼红。
  
  嘿,让猪儿走了狗屎运,大帅嫁女为何不把咱们送出去呢?
  
  还有李存孝。去了没多久就得邓州防御使……
  
  令人灰心丧气呀。
  
  外舅对此倍感担忧。
  
  他能明显感觉到许多部下提起时入朝的心驰神往。
  
  人往高处走,想当官,想光耀门楣,人之常情,外舅能理解,但他也清楚,这样下去不行。好在此行一帆风顺。等拿下幽州,十几个州,再扩充四五万兵马,又是十几个都,随便任命。
  
  “让女婿慢慢和全忠斗法!”李克用灌下一杯马尿,嘴巴也关不上门了:“等灭了李匡筹,扶刘仁恭上位,就两路伐赵,报浮沱河之仇。再取魏博、横海。到朝廷与朱贼拼出个结果,河北也定矣!到时候人人有刺史,个个当大帅!我那外孙若当不上太子,便让他到河北称帝为王。”
  
  诸将大笑。
  
  “让俺们平了河北,便一同上表,请册贤妃为二圣!”
  
  “代王,不够贵,要封,就封晋王!”
  
  “对,改封晋王!”
  
  “拥他做皇帝,都当从龙功臣,定都太原。”
  
  “有我们在,储君之位,非代王而谁何?德王懦弱,家族凑不出十个男丁。梁王李政阳,呸!全靠他有个好娘!对了,倒是赵服、赵嘉、赵恩、赵辉这些梁王外戚,听说颇有威胁。”
  
  “敢和代王抢,老子全宰了!”
  
  “咳咳。”盖寓扯了扯李克用袖子。
  
  李克用没反应,继续一边痛饮,一边畅想未来。
  
  盖寓捂了捂脸,又在桌下悄咪咪踢了两下。
  
  大哥,你收着点啊!
  
  代王才一岁,你就当着诸将的面说要接他到河北当皇帝……代王年岁稍长,你会说出什么我都不敢想!这不是给代王找麻烦吗,被“暴毙”、“夭折”了怎么办?
  
  脚被踢,李克用奇怪地看了盖寓两眼:
  
  见其连连使眼色,方回过味来,大手一挥,道:“好了!收敛些,都收敛些。”
  
  诸将笑眯眯的点头。
  
  “雪大,今天三军且休息,明日——”十几杯下肚,李克用的脸已涨成猪肝,正要说些什么。一名军官匆匆而入,递上一卷锦书,凑到他耳边密语了几句。
  
  李克用双手张开锦书,身躯后仰瞄了一眼。
  
  “……惟我成德……尊皇讨奸,如此而已。谨告诸道……”
  
  啪!
  
  锦书倒扣。
  
  盖寓默默拿过来。目光所及,他的眉毛也皱成一团。
  
  成德投向圣人,这还怎么打,拿什么名义打。
  
  嘶。
  
  不愧是赵贼,狡猾十足。
  
  长安与河北的关系,得想办法破坏。或者,让圣人吃个败仗,堕一堕圣人的威望和风头。天下势,臣盈则君竭,反之亦然。若朝廷对地方、对臣民的威慑力、号召力越来越强,干点什么就都会束手束脚,极不利于对外扩张。
  
  李克用面色如常,招呼将校继续吃喝,自己装作如厕朝外走去。
  
  盖寓跟上。
  
  “此事,此事还须审慎应对。”
  
  “计将安出?”
  
  “赵人既已出师。上策是见好就收。武州已得,再尽快克新州,然后问李匡筹要笔钱,则此行不虚。然后火速旋军,以赵人造反或复仇为由,趁其虚弱。打得下,生米煮成米饭,圣人没法为了已覆之水交恶河东,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打不下,则攻之愈急,逼赵人与朝廷划清界限,迫使他们的勤王大军回援,倒逼圣人讨我……”
  
  “中策是以讨党项为名,攻夏。圣人闻讯,大惊之余必得分兵来救。他的嫡系部队调离一部分,光靠杂胡、外军和定、赵、蒲、夏诸侯兵,不但吃不掉张存敬,大概还会被庞师古反攻,再次打响蒲关、潼关保卫战。”
  
  “不行,这太冒险。朱温闻讯,必携主力西进。这几年,圣人无负于我,我不忍陷朝廷于危难。”
  
  “下策是班师,如约攻河阳、河阴。把忠臣面貌营造稳固,伺机先入河南。”
  
  “都是些什么主意,绕得我头疼。”李克用听了,摆摆手:“继续打幽州,先杀了李匡筹再说。数次兴风作浪,该死!”
  
  盖寓愣在那。
  
  “大王!”
  
  “好吧,我再想想。”
  
  “还需上章论述,挑起圣人对成德的猜忌。”
  
  千里勤王,却被甩脸色,充满防备,赵人下次还写得出这么文采飞扬的檄文么。
  
  “君看着办。”李克用对这些阴谋算计不甚感兴趣,叮嘱道:”注意措辞,要有英雄气,别搞得我像个小人。圣人于我有恩,我又是位兼将相的皇亲国戚……”
  
  他嘴笨,不知道怎么表达。
  
  其实很简单。他和朝廷不属于你死我活的对抗性矛盾,而是彼此算计利用的斗争性矛盾。
  
  让他灭了大唐,或者像李茂贞、韩建那样欺负圣人,他干不出来,也不是他为人处事的原则。
  
  一句话,有野心,但有底线。在规则和局势允许的范围内和你斗。就好比现在,诸侯强弱相噬的局面未得到扭转,那他随大流,攻城略地扩充实力,为以后做打算,是可以心安理得没有思想负担的。
  
  这两章给大伙理了理成德的镇情。事实上,晚唐比较大的藩镇,都各有特点,而不是看过的某些研究成果和,动辄就给某个藩镇、某个人扣上一顶具象化的人格化帽子。懂考据,洞悉历史的普通人、专家很多,但不一定懂政治的肮脏下流,懂人的光明与丑陋。还有部分读者,看历史,少给作者扣文青”帽子。你觉得是作者某些地方写得文青,那有没有可能,是你见得太少。魏博、成德的牙兵动不动因为屁大点事哀伤大哭,我要是写出来,是不是也说我文青?历史上,晚唐宰相孔子四十世孙孔纬因为绝望世道黑暗,大唐将亡,生病后拒绝吃药,把自己熬死了。文青吗?书里崔安潜与主角辞别的那个场景,其实参考的就是昭宗出城送孔纬,君臣俩相对感慨落泪的画面,但我没写得那么深情。你不知道的,就自己去查,去看,去了解,而不是事物一超出你贫乏大脑的想象和知识储备,就给作者扣帽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